1月4日,佛山市科學技術局、佛山市環境保護局發布《佛山市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經過技術征集、嚴格篩選與多位專家評審后,碧沃豐的微膠囊封裝微生物菌劑及其黑臭水體原位修復技術入選《佛山市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
佛山市科學技術局、佛山市環境保護局表示,《佛山市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中的水污染防治技術的先進性、適用性、經濟性相對較好,各水污染防治工程在同等情況下應優先使用指導目錄中的技術。
微膠囊封裝微生物菌劑及其黑臭水體原位修復技術適用于河道湖泊等水環境治理及黑臭水體治理,以微膠囊封裝微生物菌劑為核心,采用納污截污一體化處理、底泥原位修復、水體復氧、水生植物復植、碧沃豐微生物菌劑微生態生物修復等一系列技術相結合,高效分解并破壞產生黑臭現象的有機物和條件,有效消除水體的黑臭及污泥上泛的現象。河道兩岸浮島挺水植物能加快對水體污染物質利用及轉化,降低水質指標。
碧沃豐的生物技術可廣泛應用于河道、湖泊、水庫、景觀池等各種水體,不受地域、規模等因素限制,技術適用性廣。相比較于物理化學方法,具有高效、穩定、經濟、無二次污染的特點。碧沃豐技術的核心產品是碧沃豐微生物菌劑,擁有微膠囊封裝的專利技術,保證菌劑生產和應用過程的有效性和穩定性。
微生物菌劑因其高效性、安全性、簡便靈活性和經濟性等獨特的優勢使得其開發和應用市場前景廣闊。伴隨著國家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環保菌劑的實用性和有效性也逐漸被人們熟知,其應用潛力不斷擴大。
特別是《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中提出,重點支持生物環保、生物資源、生物能源、生物農業等領域發展,這些領域離不開微生物制劑產品的研發和應用。政策的支持、微生物的實用性和有效性以及碧沃豐生物技術產品的優勢給本技術的推廣應用帶來廣闊的前景。
碧沃豐的生物技術已應用于佛山市里水鎮豐崗涌生態治理工程、南寧市鳳凰江(鳳凰湖至邕江出水口)水質應急治理工程、永和河增城段(官湖河)黑臭河涌整治(一期)-永寧段一體化處理設施項目、江蘇昆山西南村河道生態治理工程等多個項目,有效消除黑臭現象,使水質快速達標,水體透明度提高,取得高效穩定的治理效果。
碧沃豐將持續通過一個個案例,運用生物科技,實現“還世界碧水藍天,為人類創造沃土年豐”的企業愿景。